柳政辦發〔2025〕1號
柳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柳林縣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及荒溝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縣屬國有企業:
現將《柳林縣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及荒溝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柳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1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柳林縣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及
荒溝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試行)
為有效遏制和扭轉我縣采煤沉陷區地表沉陷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通過引導和規范煤基固廢綜合利用,對采煤沉陷區地質災害、生態環境實施綜合治理,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山西省整溝治理促進條例》《山西省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及《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西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晉政發〔2024〕17號)《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西省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晉政發〔2019〕3號)《山西省自然資源廳 山西省財政廳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山西省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晉自然資規〔2024〕1號)《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呂梁市利用煤矸石實施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工作方案的通知》(呂政辦發〔2023〕20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根據中央、省、市生態環境重大決策部署,按照《柳林縣“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安排,統籌推進固體廢物綜合治理,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市場化”原則,建立健全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及荒溝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同時,全面徹底整治采煤沉陷區,為鄉村振興、千萬工程做出樣板示范。
二、基本原則
(一)科學規劃,整體推進。堅持“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的規劃原則,做到“三同步”,即煤基固廢綜合利用和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見效;做到“四結合”,即與煤炭行業健康發展、煤炭保供任務順利完成、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加快推進、采煤沉陷區生態恢復顯著提升結合起來。
(二)明確責任,嚴格監管。對采礦主體明確的采煤沉陷區,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以煤礦企業為治理和投資責任主體,恢復治理工程項目由其自行組織實施,也可委托縣屬國有企業統一組織實施,政府有關部門加強監管,督促企業履行責任。對歷史遺留和主體滅失的采煤沉陷區,屬地鄉鎮政府為治理責任主體,其恢復治理工程由鄉鎮政府組織實施。對礦界相鄰、村莊相連、地形復雜且沉陷區范圍較大的區域,縣政府統籌制定企業礦山環境治理恢復規劃,委托縣屬國有企業牽頭,協調責任企業組織實施。
(三)依法合規,確保安全。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要在符合我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生態環境修復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做到與固廢利用、生態修復、水土保持、鄉村振興等相關規劃銜接一致,及時開展安全評估和環境評價,切實消除各類風險隱患。
三、工作任務
根據《山西省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文件精神及我縣實際,縣政府統籌規劃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實施工作,結合全縣采煤沉陷區治理和煤礦資源枯竭迫切形勢,擬將9個涉煤鄉鎮分成兩個批次,用6-8年時間完成生態修復治理任務。2025-2028年把賈家垣鄉、莊上鎮、穆村鎮作為第一批試點鄉鎮先行開展試點工作,后期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在剩余6個涉煤鄉鎮全面鋪開。
試點任務:以賈家垣鄉、莊上鎮、穆村鎮為試點,統籌規劃和推進煤基固廢用于采煤沉陷區等損毀土地治理,探索煤基固廢用于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荒溝的生態回填和修復治理。縣屬國有企業對先行先試的整治單元開展項目可研、環境評價、施工設計、地質災害評估等工作,編制系統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一體化監測方案,對項目實施全過程進行技術指導和監測,為煤基固廢用于回填塌陷地、荒溝等的政策制定、調查評估技術要求和環境保護技術規范探索出一套技術標準來。
四、項目實施
(一)關于項目主體。在試點工作開展期間,根據《山西省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文件精神,按照集中連片或覆蓋流域原則,實施整體治理,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一體化推進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升礦區生態治理水平,助力城市生態質量提升和鄉村振興,由縣政府委托的縣屬國有企業作為項目主體,實施整體治理。待試點工作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標準和模式后,按照省市相關文件精神,在全縣范圍內推廣。
(二)關于項目資金。根據礦山治理恢復項目選址及工程設計方案測算出運費及治理費,由責任企業將上述費用列入生態修復基金提取計劃和年度預算中,足額撥付縣政府委托的縣屬國有企業,用于生態修復治理和煤基固廢處置工作。
(三)關于項目立項。在試點工作期間,由縣政府委托的縣屬國有企業負責準備煤基固廢綜合利用治理示范項目規劃、勘測報告和選址核查意見,縣行政審批部門根據提供的相關資料予以備案。
(四)關于項目監管。要嚴格執行工程監理制度,確保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和環保要求。縣自然資源部門要加強對項目實施中的指導、管理和監督;生態環境部門要做好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措施監督工作。
(五)關于項目驗收。項目竣工后,由項目主體向領導組辦公室申請驗收,由領導組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和有關專家對項目進行驗收。
項目所涉其余實施事宜,參照《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呂梁市利用煤矸石實施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工作方案的通知》(呂政辦發〔2023〕20號)文件精神執行。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成立柳林縣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及荒溝綜合治理工作領導組,負責領導全縣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及荒溝綜合治理工作,研究解決重大決策問題。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自然資源局。
(二)提升管理效能。全面摸底排查煤基固廢堆存場所,建立環境監管全口徑清單和問題堆場清單,推動落實屬地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一點一策”、分級分類推進整改整治。完善煤基固廢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等全過程信息化監管體系,確保及時發現和防范環境污染風險。提倡推廣“新能源+集裝箱”運輸車輛,探索點對點運輸模式,對所有運輸車輛安裝在線監測系統,確保煤基固廢應收盡收和防止在運輸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三)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隨意傾倒煤基固廢的環境違法行為,打擊運輸過程中沿途拋灑污染環境行為。對造成大氣、水、土壤污染的責任主體,依法從重處罰。對涉嫌環境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
(四)嚴格監督檢查。各有關職能部門要依據職責不定期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指導。縣領導組辦公室要加強對各項目實施的全方位監管,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對發現的違紀違法問題要嚴肅處理,堅決制止在項目實施中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由縣柳林縣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及荒溝綜合治理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負責解釋。赤泥、粉煤灰等綜合治理項目可參照執行,上級相關政策標準和要求做出調整的,按上級文件執行。
附件:柳林縣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及荒溝綜合治理工作領導組
附件
柳林縣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
及荒溝綜合治理工作領導組
為進一步推動我縣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和煤基固廢綜合利用工作有序開展,決定成立柳林縣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及荒溝綜合治理工作領導組,具體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燕明星 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
副 組 長:李喜平 縣政府副縣長
成 員:孔 堯 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王 偉 市生態環境局柳林分局局長
強永平 縣公安局副局長
李東明 縣發改局局長
賈四勇 縣應急局局長
賀世平 縣工科局局長
王建云 縣能源局局長
郝向東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劉忠旺 縣水利局局長
穆彥生 縣林業局局長
劉 彥 縣司法局局長
劉海兵 縣文旅局局長
王建峰 縣行政審批局局長
所涉鄉鎮鄉鎮長
所涉縣屬國有企業董事長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孔堯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王偉同志兼任。領導組成員因工作變動需要調整時,由所在單位接替工作的同志補上,不再另行發文明確。
領導組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推動各項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負責領導組交辦的各類事宜。
自然資源局負責編制本區域利用煤基固廢實施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規劃;負責對本區域采煤沉陷區和單個煤礦造成的沉陷區進行劃定、對造成沉陷區災害的采礦主體進行認定;負責對項目選址出具部門核查意見;負責對本區域此類項目的日常監管和驗收工作;配合做好項目設計的批復工作。
生態環境局柳林分局負責項目實施中環保工程的監督、指導;負責對項目選址出具部門核查意見。
公安局負責對涉嫌環境犯罪和阻撓項目實施的,進行嚴厲打擊。
發改局負責向自然資源部門提供已完成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搬遷安置村莊臺賬,按程序履行騰出村交接手續;負責對項目選址出具部門核查意見。
應急局負責對項目選址出具部門核查意見。
能源局負責對項目利用煤基固廢來源數量提出意見;負責對項目選址出具部門核查意見。
農業農村局負責對項目選址出具部門核查意見。
水利局負責項目區域泉域重點保護區,三川河等保護區范圍和河道保護范圍重疊情況的界定和技術指導;負責對項目選址出具部門核查意見。
林業局負責對項目選址出具部門核查意見。
文旅局負責對項目選址出具部門核查意見。
行政審批局負責對項目的立項、設計、環評等前期手續的批復;負責審核出具開工通知。
各所涉鄉鎮負責配合本行政區域范圍內,各項目實施推進、占地補償、搬遷安置、矛盾協調、后期管護等工作。
縣屬國有企業負責尋求合作伙伴,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主動對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和國內煤基固廢綜合利用權威專家,為煤基固廢用于回填塌陷地、荒溝等的政策制定、調查評估技術要求和環境保護技術規范探索出一套技術標準;負責承接所涉項目的手續辦理、工程實施等工作,要嚴格按照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和權威專家制定的方案和標準高質量實施好工程項目。